投资理念  /   投资心得
认清市场
发表时间:2020/12/14 16:58:43     阅读次数:     字体:【

第一章 认清市场

一、 战争是对外的掠夺,金融是对内的掠夺

事实上,任何社会,如按拥有财富多寡的人数来统计,总是上面小,下面大。所谓的橄榄型,也只是相对于金字塔型而言,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富裕了,都安于享受被别人服务的感觉,那么又靠谁去提供服务呢?

所以,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普遍的经济上没有安全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因素。举例:普通人都想有点存款,有点房产,下半辈子就过安稳的日子,这样就有安全感了。政策的逻辑是:先鼓励大家买房,如果钱躺在银行不想出来就降息,实在不行,不给利息还收保管费,这样存款就没有安全感了。同时,拼命制造一个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让大家拼命去追逐房价的泡沫,于是房子也越盖越多,大家都有大房子住了,很多拥有两套甚至多套房,这下应该有安全感了吧?还是没有,房子多到不能再盖了就收房产税,这完全符合国际惯例,而且是打着遏制房价泡沫的旗号。哪天股市涨多了,鱼儿都游进了来了,股市也得按国际惯例收资本利得税。

其实,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总是有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大众的钱袋子,这确实是国际惯例。

财富的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所以“学习金融知识,抵御金融掠夺”,这是证券投资的目的。

二、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外围主要参照美国市场)

相同点:只要是群体运动,全世界人类情绪的波动及表现形式惊人相似。参见【法】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笔者曾经见过美国推销炒股软件的电视节目,说词和忽悠手法跟国内基本相同。先是介绍软件功能,然后是“使用者”现身说法,最后镜头切换到雪山大海,憧憬实现财富自由后的美好生活。可见大众的心理特征是多么的相似。

区别:

比较项目

美国市场

中国市场

牛熊市的内在逻辑

经济周期关联度相对较高

经济周期关联度相对较低,资金推动是主因

上市公司

基本都是私营公司

国企的权重高

交易文化

普及面广,广为接受

投机特征明显,认可度不高

参与者构成

机构为主

散户为主

税收

20%的资本利得税

暂时免征

政治体制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交易工具

完善的做空工具

限制做空

地缘政治

相对安全

危机四伏

投资者心理

逢低长线持有

赚一把就跑,主动长期持有者少

中国资本市场牛市三部曲:

基础:下跌幅度足够大,调整时间足够长

1、一个持续的做多的理由。经济情况预期向好只是理由之一,既非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即使经济不再重现辉煌,牛市还会出现。

2、由于获利效应的扩散,吸引全社会的目光和增量资金。

3、对牛市的预期一致,最终导致行情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直至泡沫膨胀到危害经济安全的层面。

需要重视的奇谈怪论

换届理论:中国政府十年一换届,“两年反腐,六年建设,两年换届”,正如生命的周期“孕育,生长,收割”。

割韭菜理论:股市里,韭菜十年八年收割一次。

1996-2001年牛市割的是北上广深的韭菜

2005-2007 年牛市割的是省会城市的韭菜

2014-2015 年牛市割的是全国的韭菜

当外延扩张变得不再有可能时,新韭菜的生长速度又赶不上收割的速度,市场特征将转变为存量博弈为主,或许这就是成熟市场的开始,股市的剧情或不再那么跌宕起伏。

大扩容呼唤大牛市:只要是大盘在低位,恰逢IPO的堰塞湖,可能一波人造大牛市就此启动?可见我们国家的动员能力多强,真实的政策市的写照。

国内大众心理剖析:中国大众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心里没底,导致股市一旦跌起来就不容易见底。千年等一回,好不容易见个底,企不爆炒恶炒一番。所以中国股市以前是暴涨暴跌,未来很长时间内也会表现是暴涨暴跌。

三、投资还是投机

一般意义的价值投资是依据企业的基本面即企业的价值进行投资,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区别价值投资者和投机者的关键在于价值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变化,而投机者关注的是价格变化。“如果不是想以当前的总市值买入整个公司,就连100股也不买”—巴菲特

仅仅用持股时间长短来评判“投资还是投机”,有失偏颇,严格意义上,只要你的目的是卖出,就是投机。试问一次完美的长线交易,“你的低价筹码是从谁那里来的?又高价卖给了谁?”只要交易,本质上都是赚了对手盘的钱。A股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价值投机者“多,极少“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根据“同股同权”的原理,折价的B股、H股应是买入的首选,为何他们的折价还那么大呢?如果你关心的是分红率,资产的流动性、波动率还那么重要吗?

很多数人讲的“价值投资”不妨理解成一种题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认清我们自己